吉林多飞网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吉林特色 > 历史>

未解之谜:神秘的高句丽墓之谜

2019-04-06 出处:吉林新闻网指南作者:吉林新闻网

 笼罩在神秘中的吉林省集安市


  集安市是一座风光秀丽的边陲小城,也是吉林省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`穴另一座是吉林市`雪。它地处吉林省最南部,长白山南麓,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。集安山川秀美,气候宜人,被誉为“吉林小江南”。集安市历史文化十分悠久,建城已有2000年的历史。

  早在公元3年,我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高句丽曾在这里建都,遗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,如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——洞沟古墓群,有“东方第一碑”之称的好太王碑……

  神秘的高句丽墓

  高句丽王国`穴公元前37年~公元668年`雪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。在其存世的705年里,“国内城”`穴今吉林省集安市区`雪作为这个强盛的地方政权的都城,延续了425年之久。由于高句丽人对死后人体的埋葬非常重视,坟墓修建得十分豪华坚固,在集安市鸭绿江畔的平地和山坡上,仍存在近万座高句丽古墓葬所组成的“洞沟古墓群”,它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在这些古墓当中,业已发现有几十座壁画墓。这些壁画色彩绚丽,内容丰富,被誉为“东北亚的敦煌”。壁画内容既有伏羲、女娲、神农、四神等人物传说和珍禽异兽,又有反映贵族生活和社会风俗的艺术内容,是研究高句丽的难得史料。集安市的一些古墓早年曾被盗掘。为保护这些古墓,除了对游客开放的个别墓葬外,其余墓门全被文物保护部门封死。

  神秘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

  高句丽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,早在周秦之际就生活在浑江、鸭绿江流域,其先人早在处于部落状态时就臣服朝贡于周。

  公元前37年,朱蒙`穴又称邹牟`雪在汉朝的玄菟郡管辖的范围内建立政权,都城在纥升骨城`穴今辽宁桓仁县城一带`雪,史书记载为高句丽国,实质上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一个地方政权。

  公元3年的冬天,高句丽第二代王“琉璃明王”将都城迁到“山水深险、地宜五谷,又盛产麋鹿鱼鳖”的“国内城”,即今天的吉林省集安市区。公元427年,高句丽迁都平壤。

  高句丽人骁勇善战,加上一些国王在位时东征西讨,国力最强盛时称雄东北地区和今朝鲜半岛北部,并觊觎中原地区,从而多次招致中央王朝的征伐。统一强大的唐王朝建立后,不能再容忍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,遂于公元668年联合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国,经艰苦征战,灭掉高句丽国。

  据我国研究高句丽问题的权威专家介绍,高句丽国历时28代王而灭于唐之后,其民族政权和族称随着一并消失了。在其遗民中,大多数被迁移到江南和中原地区,以后逐渐融入汉族;一部分入渤海国和突厥,后来也与汉民族融合;只有一小部分`穴约1/7`雪的高句丽人融入新罗而成为其国民。但无论是后来的渤海国还是新罗国,乃至公元918年王建建立的“高丽国”,与高句丽国都没有传承关系。现代朝鲜半岛上的朝鲜族与高句丽族也不是一个民族。

  神秘的“好太王碑”

  “好太王碑”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——“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”谈德的记功碑。碑由一整块天然角砾凝灰岩雕琢而成,高6.9米,宽1.45米至2.0米不等,呈方柱形。碑的四面刻有汉字隶书碑文,共44行。原有1775个字,但经过风雨剥蚀和其他原因,损伤了部分文字,现在能认清的将近1600个字。碑文记述了高句丽王国的起源和建国的神话传说,记录了“好太王”一生的东征西讨、开疆拓土的功业,以及330家守墓“烟户”的来源及守墓制度。

  “东方金字塔”——将军坟

  在集安市东北的龙山脚下,还有一座方形阶梯式石质古墓,因其规模宏大,形似埃及金字塔,故又有“东方金字塔”之称。这座古墓就是建于公元5世纪初的将军坟。将军坟是高句丽第20代王“长寿王”巨琏的陵墓,它用1100多块花岗石砌成,共有7级。墓高12.4米,底部面积达997平方米,墓顶面积约270平方米,坟的四周各有3块护坟石,每块重达15吨以上。考虑到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建筑手段,有关专家认为,将军坟的建造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,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。